2008年大陸珠海航空展中,中國大陸僅展示少數無人飛機,但到2011年珠海航空展中,卻一舉展示25款無人飛機,不僅宣示中國大陸在無人飛機領域技術的進步,也顯露出大陸投入無人飛機市場的野心。日前,加拿大《漢和防務評論》雜誌刊登文章表示,中國大陸在軍用無人駕駛飛行器領域取得長足進步,但是仍有三大缺點有待克服。

去年7月開始,大陸「翔龍」無人飛機照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,俄羅斯媒體甚至指出「翔龍無人機性能可與美全球鷹相提並論」,但是西方普遍認為中國大陸無力研製如此複雜的裝備,因此並未獲得高度關注。對此,《漢和防務評論》發表不同看法。

《漢和防務評論》稱中國大陸無人機發展比俄羅斯早、性能也領先於俄羅斯,其根據為:首先,蘇聯解體後,俄軍看待無人機的觀點發生根本性改變,不再將其作為具有前瞻性的武器發展,而是視之為可有可無的航空偵察設備;更重要的是,俄羅斯軍事預算在冷戰後面臨不足窘境,有人駕駛飛機的研製經費都因財政拮据而屢遭刪減,重要性排在後面的無人機更是難獲經費支持。

事實上,俄羅斯無人機發展始於1950年代,比美國晚,但是比歐洲國家早,雖然俄國在此領域曾經處於領先地位,但時過境遷,如今已明顯落後於美國、以色列等國。俄國國防部高官曾多次坦承國產無人機無法滿足軍方需求,並被迫於2009年6月和2010年4月從以色列進口27架無人機,採購外國無人機還曾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爭論。

儘管中國大陸在發展無人機方面取得長足進步,但是《漢和防務評論》認為仍有3大技術瓶頸尚待突破:首先,由於缺乏合適的噴射發動機﹐「翔龍」只能採用老式發動機,耗油量高出RQ-4「全球鷹」(Global Hawk)近一倍,嚴重影響滯空時間。

其次,中國大陸無人機需要研製更輕、更耐用的新型復合材料,以提高無人機的使用壽命和承載能力;再次,解放軍的遠程數據傳輸、先進數據鏈以及C4ISR能力不夠完善,必須改進以確保無人機能夠與指揮部門、三軍作戰平台快速分享訊息。漢和認為,從「翔龍」無人機的起飛重量、航程和載重能力綜合評估,性能大約只有美國「全球鷹」的一半左右。


↓美國空軍RQ-4「全球鷹」無人偵察機。〔圖/美國空軍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rick 的頭像
    arick

    Arick的異想空間

    a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