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救經濟,美國聯準會3日再出招,宣布要進行第2次的「量化寬鬆」政策,明年6月底前,要砸下6千億到9千億美元收購國債,希望銀行能把這些錢注入到中小企業和民眾手上,但是政府要買國債,這些錢哪裡來?下下策,就是政府自己印鈔票,不過美國狂印美鈔,不但經濟風險很大,這多出來的熱錢 在國際間流竄,也讓各國央行相當頭痛。

位在美國華府的印鈔機再度啟動,白花花的美鈔流洩而出,美國聯準會宣布,進行第2輪的量化寬鬆政策,延續2008年開始的印鈔救市的老方法,再砸6千億到9千億美元,在明年6月結束前,收購政府5到10年的中長期國債,平均每個月至少買入750億美元國債。

這些錢哪裡來?當然是政府自己印鈔票。CNN主播:「柏南克說這個會幫助經濟,不會發生通膨,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遲緩的復甦中跳躍而起。」

在今年8月,聯準會就不斷預告會再出招,所以3日美股平盤上下震盪,最後以小紅收盤,上漲26.41點,聯準會再推量化寬鬆政策,加強力道,希望從銀行手裡,用現金買回國家債券,讓銀行手中有多餘的資金借貸給企業去投資,解決失業率,也可以把錢借給民眾,刺激消費,雙管齊下救經濟。

CNN記者:「最大的議題就是通膨,就是說美元會被拉的越來越薄,而物價會變的越來越貴。」

市場擔心聯準會把印鈔票看成是變魔術一樣簡單,反而讓問題越滾越大。CNN記者:「而物價會變的越來越貴,美元會變的越來越不值錢。」

一般民眾口袋還是空空,反而市場熱錢一堆,在國際間流竄,各國央行相當頭大。南韓央行表示,會積極防堵外資熱錢流入,年底前會有積極作為,泰國、巴西則是開徵熱錢稅,菲律賓、印度、台灣也不排除跟進,而對日本和大陸來說,因為美元貶值造成的貿易衝突,政府也要進行干預。

聯準會推出的量化寬鬆政策第2彈,效應不僅在美國延燒,各國政府也要被迫準備接招。

 

二次量化寬鬆砸6000億美元/美開印鈔機 熱錢竄全球

備受矚目的美國二次量化寬鬆措施﹙QE2﹚出爐,美國聯準會三日宣布,將在明年六月之前再收購六○○○億美元(約台幣十八.三五兆)公債,以壓低已經很低的市場利率,刺激企業和民眾貸款,來創造就業和活絡經濟。

聯準會救經濟出險招

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表示,若加上聯準會將抵押擔保證券到期後所收回資金再投資公債的計畫,到明年六月底,聯準會實際將收購八五○○億至九○○○億美元公債,平均每個月為一一○○億美元。

這是美國聯準會第二次大舉買回公債,前次是在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,共收購一.七兆美元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債券。此舉將使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膨脹至二.三兆美元,為二○○七年底的近三倍。

聯準會宣布的QE2規模超出外界五千億美元的預測,外界形容此舉無異美國開動印鈔機,將資金逼往其他國家,造成其他國家貨幣升值、資產價格上漲,以及國際大宗商品走高,陷入百貨齊漲的通膨困境,最後泡沫破裂,形成經濟危機,其中新興市場受害最大,因此聯準會此舉已引發亞洲、拉美新興國家的強烈質疑,誓言採取更多措施,阻止熱錢流入,保護主義的聲浪勢必高漲,恐將觸發一場全球貨幣與貿易戰爭,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。

恐致全球陷通膨困境

聯準會宣布QE2後,全球金融市場應聲大漲,各國貨幣對美元匯率大多出現大幅升值,各種大宗商品期貨交易也大幅竄升,對熱錢淹沒全球金融市場的期待心理已開始發酵,而各國央行也紛紛拋售本國貨幣阻升匯率。

事實上,聯準會的措施,國內也有很多反對聲音,憂心此舉對提振成長和就業幫助不大,反而可能引發通膨上升,創造資產泡沫,並進一步壓低美元的後果。

穆迪經濟網首席經濟學家桑迪表示:「QE2最終能提高經濟成長,但無法解決美國的問題,即便聯準會採取此一行動,未來六到十二個月美國經濟仍難有起色。」

聯準會決策人士對QE2也有異見。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(FOMC)十一名委員中,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賀寧格指出,QE2的風險太高,可能導致通膨一發不可收拾。

美國內反對聲浪大

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(PIMCO)共同執行長艾爾艾瑞恩表示,QE2可能引發三大問題,很快就得端出QE3。三大問題包括,第一,美國其他政府機構似乎放手讓聯準會獨自對抗經濟疲軟和高失業率,若不進行結構改革,聯準會挹注的流動資金終將流出美國,轉進其他國家。

但其他國家並不需要這些多餘的流動資金,第二個問題因此出現,包括巴西和中國在內的很多新興國家,經濟已接近過熱,但歐元區和日本卻承受不了貨幣繼續升值。

最後,由於QE2對提振成長和就業幫助不大,聯準會很快得端出QE3。

PIMCO另一共同執行長葛洛斯先前就警告,QE2將導致資金加速撤離美國,導致美元未來幾年再貶值二十%,並認為美國長期債券的多頭市場將告一段落。

此外,QE2推出後,雖進一步壓低利率,但也不能保證民眾會增加支出、企業會增聘員工,因美國利率已經夠低了,經濟復甦依舊疲弱不振。例如,美國三十年抵押貸款利率上週跌至四.二三%,接近數十年來最低,房市依舊沒有多大起色。

對市場上的諸多疑慮,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,外界對QE2的疑慮被誇大了,過去此舉舒緩了金融狀況,未來似乎將再度發揮作用。

美再祭量化寬鬆 全球添經濟風險

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(FED)正式公布第二波量化寬鬆(QE2),預計在八個月內,投入六千億美元購買公債;此舉一出,在全球金融市場與各國政府之間,立即掀起巨浪。不論從那個觀點看,美國的QE2都是以鄰為壑,讓其它國家分擔美國的經濟問題,此舉也將大幅增高全球經濟的風險。

美國首次的量化寬鬆政策,是在二○○八年發生金融海嘯後。當時因受海嘯衝擊,去槓桿化的效應,讓金融體系危在旦夕,市場流動性幾乎停滯。各國央行不斷降息仍難挽救危機,所謂的量化寬鬆就是在此情況下出現的政策。全球央行史前無例的聯手對市場挹注資金。美國在第一波的量化寬鬆就放出了一.七兆美元。

第一次的量化寬鬆支撐了金融市場、避免經濟走入大蕭條。兩年來,以新興市場為主的國家已走出陰霾、邁向復甦;各國股市幾乎都回到海嘯前的水準,甚至不少股市都已再創新高。但美國作為海嘯發源地,受傷慘重,經濟雖然已回復正成長,但高達九.七%的失業率,仍讓美國經濟舉步維艱,同時引發其它政治與社會問題。民主黨期中選舉的潰敗,主因即在經濟不振與高失業率。

不過,美國為了挽救經濟而祭出QE2,卻很可能是一個風險高、效益低─或甚至無效的政策。因為,相較二年前的海嘯時期,經濟情勢已全然不同,同樣一帖藥方是否有效,令人懷疑。

量化寬鬆是聯準會以買進公債方式進行;簡單的說,就是印鈔票買回公債,把錢放到市場上去。這個政策「可以救急但不能救窮」,市場瀕臨崩潰、流動性陷入停滯時,強灌資金到市場,的確是救急的好方法。但美國的金融市場危機實際已解除,而且已陷入「流動性陷阱」中,貨幣政策難奏效;更何況現在面對的不是金融風暴,而是典型的經濟復甦緩慢、就業市場無感型復甦等問題,此時財政政策顯然較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合宜。財政政策是政府增加支出,至少明確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;即使政府以發行公債方式推動,也是向市場籌措資金,與純粹增加貨幣供給的量化寬鬆是完全不同的作法。

更重要的是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,國際貨幣機制實為「美元本位制」,美國狂印鈔票,將透過全球貨幣機制,對各國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。首先是資金浮濫、全球亂竄的熱錢更難控制;熱錢流到各國、炒作各種商品,結果是助長房市、股市的資產泡沫;油、金、大宗物資價格亦將上漲,全球通膨壓力升高。美國一宣布QE2,油價立即強勢上漲、逼近每桶八六美元,金價暴漲廿美元,而棉花等大宗物資今年以來則紛紛上漲六到八成,美國以鄰為壑導致的全球通膨壓力,由此可見一斑。各國股市紛紛上漲,也許,有人認為股市上漲是「好事」,但請不要忘記,資金行情推升的股市上漲,正是典型的資產泡沫之一,最後往往是以泡沫破滅為結局,經濟將因此更受重創。

而正苦於國內房價高漲的資產泡沫、及通膨率已達三.六%警戒值的大陸,更是馬上透過官方媒體痛批美國的QE2,將加重大陸打房等宏觀調控的效果,及加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,因此要求美國「應採負責任的貨幣政策」。美國的QE2不僅新興市場國家難苟同,連其歐洲盟邦都未必買單。十月的G20財長會議上,德國經濟部長就反對美國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,他批評這會間接操縱美元匯率。

另外一層壓力則是各國的匯率壓力。美國狂印鈔票,美元勢必走弱,各國貨幣升值壓力驟增;熱錢湧入新興市場國家求利,更加重升值壓力。一個多月前,各國央行的競貶、阻升,才讓全球陷入「貨幣戰爭」的陰影中,更有部分國家已祭出管制資本流入的措施。如果美國的QE2重啟貨幣戰爭之門,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風險當然大幅提高。美國的「以鄰為壑」,連向為美國馬前卒的世界銀行,在十月發表的東亞與太平洋經濟報告中,都明白指出是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,引發國際資金大舉進入新興市場,侵蝕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,對亞洲的經濟穩定造成威脅。

QE2宣布首日,台幣盤中就暴升逾四角,最後央行干預,把升值幅度打回六分;亞洲貨幣也紛紛升值回應。雖然,我們未必認同央行以維持出口競爭力為主軸,死守特定匯價、維持台幣弱勢的匯率政策。不過,QE2之後,熱錢叩關更強、台幣升值壓力更劇,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增大、通膨升高,各國即使克制有加,未釀成國際的貿易戰與貨幣大戰,但彼此之間的貿易與金融摩擦勢必升溫,特別是美國與大陸兩大經濟體間的摩擦更令人擔心。全球經濟風險將增高,台灣該如何因應,政府有關單位,是該好好研究思考了。

QE2激勵 新興市場股債看漲

美國聯準會(Fed)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(QE2),將挹注6千億美元刺激經濟。消息一出,激勵歐美、亞洲等多數股市上漲;部分亞幣兌美元也呈現升值。外銀財富管理主管認為,聯準會祭出QE2,有利風險性資產,可望推升股匯市商品續揚,投資上可多留意新興市場股債。

聯準會宣布啟動QE2,決定在明年第二季結束前,八個月內再收購6000億美元中長期財政部債券(美國債),平均每月購入750億美元。影響所及,亞洲股市昨天開出紅盤,MSCI亞太指數收盤更創下兩年多以來高點。

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說,聯準會宣布二次量化寬鬆政策,規模高於市場預期,實施期間也比較長,不過從前天美國金融市場與昨天金融市場反應,可看出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對市場影響,大部份均已反應。他認為,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對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有正面影響。

MSCI亞太指數創兩年新高

瑞銀台灣區財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蕭正義則表示,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有三,包括美金貶值、利率偏低及有利於風險資產。且有助於刺激美股上漲、進而帶動消費,對後續美國經濟復甦有助益。

不過,蕭正義也說,美國大量印鈔票的結果,對新興國家也會帶來衝擊,熱錢將因此湧入新興市場,造成美元貶值但全球貨幣升值,特別是包括台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,另資金湧入股票及房地產,也可能加速資產泡沫化,甚至還會加重通膨壓力。

若從投資面來看,蕭正義認為,包括台股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、債券仍是現在可以考慮的標的,不過新興市場畢竟漲高,加上股市上漲是熱錢堆積出來的,投資仍要注意風險,最好設停利停損點;另金價若近期有拉回,也可在資產配置中適度納入黃金,但比重不要超過5%。

至於基金業者的看法,富蘭克林投顧則說,聯準會二次量化寬鬆政策規模與市場預期相當,短線將激勵全球風險性資產續揚,不過隨著資產價格已預先反應,高檔仍需提防潛在停利賣壓,建議投資人等市場拉回再佈局新興股債市。

ING投信則認為,美國持續實行寬鬆政策對美元走勢不利,「美元走弱前提下,市場資金加碼新興市場股債市」的趨勢將會持續,但仍要注意股市短期內若大漲可能出現較大修正。投資上可多留意亞洲、拉美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,債券則可注意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。

 

美第二波「印美鈔」 全球央行挫咧等


美國聯準會宣佈進行第二次「量化寬鬆」政策,打算大舉加印美鈔,花6千億到9千億美元,向銀行買國債,來刺激經濟,「印鈔救市」因為風險相當大,通常是拯救經濟的下下策,美國啟動第二波「印鈔計畫」,讓各國央行繃緊神經,全力防堵美鈔熱錢湧入,捍守匯價;美國加印鈔票,也可能進一步炒高油價以及黃金價格,再度撼動全球經濟市場。

美國由上而下動起來,聯準會現在豁出去拚經濟,要展開第二輪的「量化寬鬆」政策,大舉加印美鈔。CNN記者:「換言之他們打算印更多鈔票,投注在經濟上,讓金融體系動起來。」

這一招其實2008年早就用過,簡單地說,就是要讓美國合法印鈔票,再拿這些錢向銀行買債券,銀行有錢了,就可以借貸給企業或民眾。CNN記者:「他們想讓消費者燃起購物慾望,也希望小型企業會展開投資或消費,創造就業機會,讓美國經濟復甦。」

但是印鈔票救經濟,是不是真的跟變魔術一樣神奇?就怕這些多出來的美金,跑到其它國家市場攪局。

日本已經宣布要跟進買國債,南韓決定管制外來熱錢,巴西決定展開報復,加重「熱錢稅」,原本嚷著要課熱錢稅的泰國,決定聯合東南亞防堵熱錢,大陸要再升息,台灣則還在觀望。CNN記者:「最大的議題就是通膨,就是說美元會被拉的越來越薄,而物價會變得越來越貴。」

美元還沒開始變薄,其它國家的貨幣已經開始變厚。美元對新台幣的匯率是30.096,對日圓落在80.795,最瘋狂的是對韓圜1106.8,升幅達0.27%。大陸主播:「韓國央行4日則是向市場拋售韓圜,以防止韓圜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走高。」

金價已經漲3%,油價也衝破100美元,再加上專家相信,大陸股市有可能飆漲,這一波狂印美鈔效應,已經震盪全球經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