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科狗事件餘波盪漾,兩位女主角之一的王瑄表現出寧死不屈的態度,請來8位比基尼辣妹走在大街上,直接對竹科管理局嗆聲,登上全國新聞版面,也讓人見識到她作風大膽直接的一面。

王瑄在竹科頗有名氣,許多人都知道她從事金融工作,也擔任過《新竹市高爾夫球學會》理事長,她是熟女、是名媛,也是朋友眼中的樂觀主義者。王瑄凸顯了她樂觀與堅持的個性,她將工作執行中的每個步驟或挫折,都當成是一場遊戲,失敗了可以再來一次,就因這種不懈的精神,讓她幾乎做甚麼都能順利達成目標。
王瑄父親王公展是個歸國學人,在竹科草創時期返國創業,王瑄從小住在竹科內,竹科內有個鮮為人知的國立科學園區實驗中學,她就是其中雙語部第一屆學生。王瑄雖然個頭嬌小,卻全身充滿運動細胞,在中學時就是800公尺的紀錄保持人。她也酷愛打羽球與網球,與高爾夫球結緣,則是因為在大學時與父親到球場陪打養出來的興趣,即使豔陽高掛的夏日,她也不在乎曬黑,仍然準時到球場赴約。
王瑄在美國念大學時,因學校預算不足刪減課程,而把到手的名額讓給黑人同學,促使她在校園設立連署攤位,超過2萬5千個學生來簽名,州政府因此請她到議會,詳述學生要求,此事對她影響甚大,讓她了解改變要從自己做起,只要下定決心開始做,就會創造出巨大的影響力。
王瑄另一項事蹟,則是成立「新竹市高爾夫球學會」,正常程序需要耗時3個月,她親自跑市政府,與承辦人員面對面詢問溝通,記錄所需要的各項條件,並自己填寫文件,親自送往承辦單位,創下1個月就申請完成,成立學會的紀錄,同時,也在男性主導的高爾夫世界中,出任高爾夫學會的會長,成為台灣最年輕的女性高爾夫球學會理事長。
王瑄從高爾夫球來觀察人性,也學習人生態度,她笑說自己是那種球已經在沙坑旁,也想要一桿直接打上果嶺的個性,勇於跳戰困難,並承擔風險與可能的豐碩回報。就如這次竹科的嗆聲事件,王瑄大膽採用比基尼辣妹吸引眾人目光,達到她抗議的目的。
這起「狗事件」至今尚未完結,貴婦槓上名媛,兩邊都不肯退讓,相對於白蓮蘋的低調,大家更好奇的是,未來王瑄還會出甚麼令人驚豔的奇招。
王瑄 樂觀來自於行動
魅麗/提供
Start to change,Never say never
樂觀產生源源不絕的信心和能量,每一個步驟或挫折,我都會把它當成是一場遊戲,失敗了再來一次,所以無論我做什麼,都能順利完成。
如果說,淺笑是一種矜持的表現,微笑是禮貌友善的聯結;露齒大笑展示歡樂與親切,那麼高聲豪放又不間斷的哄笑、狂笑,笑得東倒西歪、笑得瞇眼咧嘴、笑得眾人側目,笑得毫無顧忌又代表了什麼?
看到最後一句文字描述,相信不少人會不自覺跟著high了起來。不論妳如何解讀、無所謂我怎麼詮釋,重要的是妳的眼角會悄悄彎起,妳的嘴唇會微微上提,妳的喉嚨會輕輕哼笑,妳的心情會默默飛揚。這是所謂的樂觀嗎?當然不,但它是樂觀的第一步—正面、開朗,發自內在的真誠歡愉,感染給周遭的徬徨人群。
想活得精采,先回饋社會
本文的主人翁,從事金融工作十多年,同時擔任《新竹市高爾夫球學會》理事長的王瑄,就是這麼一位隨時開懷大笑,散發感染力的正向熟女。魅麗世代的她,是行動派的樂觀主義者,鎖定目標,努力向前,不輕言放棄,不半途而廢。王瑄說。「只要目標是有意義的,mean something,我會想盡辦法排除過程中的障礙,一試再試。」這是「樂觀」嗎?怎麼感覺上這似乎比較偏向「堅持」。王瑄大笑:「這是一種樂觀!因為可以讓我產生源源不絕的信心和能量,每一個步驟或挫折,我都會把它當成是一場遊戲,失敗了再來一次,所以無論我做什麼,都能順利完成。」
這話不假。從聯繫這段採訪開始,不論是時間上、地點上,都因為種種因素一改再改,但是王瑄都能夠笑容面對,甚至更動公務行程,配合截稿日期提早返台,只因為希望以自身的經驗,將樂觀的訣竅分享給讀者,並且主動提供能夠讓她感到舒適採訪地點,務使將她最樂觀的一面呈現。
「我希望能夠inspire people,很多人認為我從小生活富裕,長大經濟無虞,因此活得樂觀,但我要說的是,樂觀和財富無關!很多人有錢有閒,卻仍活得黑暗無趣。」
看著她認真的表情,王瑄分析起她的樂觀由來。
「我們全家都很樂觀,只不過我算是比較外顯的那型,我妹妹則是比較內斂、安靜。」
「而父母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很開明,他們從不要求課業成績,但很重視孩子的品德養成,尤其是關注我所交往的同學、朋友。」
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,也因此對於同輩產生更深一層的關懷。
「我很感謝父母灌輸我們正確的人生哲學。」王瑄強調。「因為這使我在做人做事方面,學習著以愛心出發,並且努力把人、把事做大、做好。」
「舉個例子來說,我在美國念大學的時候,當時因為預算刪減,使得大學招生名額受限,影響許多年輕人求學的權益,許多學子幾天幾夜排隊,卻因為名額的管制無法選到想修的課程。我看到之後,就把自己的名額讓給了一位黑人同學,而且在校園擺攤連署請願,結果吸收了二萬五千名有投票資格的學生簽名,引起了州政府的重視,特別邀請我到州議會發表演說,表達學生的訴求。」
「這讓我學到了start to change,就會create influence,年輕人想活得精采,要從回饋社會出發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