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商業周刊第 1193 期
文 ● 吳和懋
九月二十四日, Google 宣布「 10 to the 100th (十的一百次方)」計畫得主,總金額一千萬美元(約合新台幣三億一千萬元)的補助,將分配給從十五萬項申請中脫穎而出的五個機構,做為他們改變世界的創意資金。
其中「罕學院」( The Khan Academy )得到了兩百萬美元(約合新台幣六千二百萬元),將致力推動免費教學至全世界。和其他獎金得主不同的是,這是唯一的一人機構,目前學院一千六百種以上的課程,內容涵蓋數學、物理、金融、生物、歷史,程度由淺入深,全是由薩曼罕( Salman Khan )一個人獨力完成。
不久之前,薩曼罕剛得到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讚譽──美國 《財星》( Fortune )雜誌稱他為「比爾.蓋茲最喜歡的老師」。因為蓋茲不但接受訪問、以推特( Twitter )推文推薦,還在公開場合中稱讚他「了不起。」這一位現年三十三歲,在家裡對著電腦教書的孟加拉裔美國青年,到底是何許人物?
平凡出發點
上傳自製影片幫親友解答
對薩曼罕來說,一切都開始於無心插柳。二 OO 四年,薩曼罕仍任職矽谷,是一名收入豐厚的避險基金經理人。當時就讀七年級的堂妹,因為數學問題而找他求助,他便透過互動軟體和電話進行遠距教學。但因為效果實在太好,其他親戚朋友也找上門來,讓他分身乏術。於是他索性錄製教學影片,上傳到 YouTube ,未料受講的「學生」越來越多,「罕學院」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創立了。
從二 OO 六年至今,他的影片總閱率已經接近兩千萬次。目前平均每日超過七萬的觀看人次,比史丹佛加上哈佛大學的學生人數還多。平均每堂課有一萬人觀看,在臉書( Facebook )上的粉絲也突破三萬人。
課程吸引力
化繁為簡,只教核心概念
是什麼讓薩曼罕的教學這麼有吸引力?關鍵在於他以簡馭繁的教學風格──將複雜的概念,用最簡單概要的方式來呈現,就連蓋茲都自嘆弗如。蓋茲接受 CNN 採訪時表示,自己平常也花許多時間指導三個孩子,但自從他們接觸了「罕學院」,短短不到十五分鐘的影片,就讓孩子融會貫通,自然愛上學習。「我有點嫉妒他,」蓋茲這麼說。
與傳統的教學比較,一些大學生點出了「罕學院」線上教學成功的關鍵:正因為內容包山包海,薩曼罕必須時時自學,並向專家請益。
「跟我們一樣,他才剛接觸這些知識,所以他了解我們的疑惑,用初學者的觀點從頭解釋,這是很多教授做不到的,」一名生物系學生這麼認為。在有限的時間裡必須省略許多細節,只強調核心的概念。「大部分的老師會受到背景知識的影響,而且假設我們還記得以前學到的東西。」
但只專注於核心概念的做法,也受到傳統教學的批評,認為薩曼罕把連貫的知識切碎成不相干的「知識雞塊」;線上教學缺少師生間的互動與評估學生能力的機制,也無法取代學校教育的功能。
不過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,同時擁有哈佛 MBA 學院的薩曼罕,顯然有一套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。他心中一直存有一股對教學的熱誠,早在麻省理工學院念書時,便獲得一筆獎學金為過動兒設計專用的學習軟體,同時也抽空義務輔導附近的資優生。
他在「罕學院」的官方網站上表示,「無論是哪一個學科,只要真正掌握了核心的概念,在課業上便能夠有好的表現。一旦體會到理解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,就不會像多數學生習慣的那樣,只滿足於表面的學習。」
未來大願景
幫助網路貧乏國家的學生
對薩曼罕來說,重點不在於怎麼教,而是學生有沒有學到。幾年來他一直拒絕投資者的提案,也不願安插廣告獲取利潤,為的就是實踐他的理想,創立一間「世界級的免費教室」。
在其他非營利組織的協力之下,他開始將願景延伸至網路貧乏的開發中國家,將課程存入光碟寄送到偏遠學校,讓學生沒有網路也能夠學習。
印度圓夢計畫( Dream A Dream )基金會,便以這些課程,教導弱勢學生基本的數學概念。「我發現這些課程有幫助學生的潛力,從現在開始我們會更常使用,」基金會創辦人 Talreja 這麼說。
從薩曼罕二 OO 九年辭職專心發展「罕學院」以來,收到了多方捐款,其中包括兩筆各十萬美元(總計約合新台幣六百二十萬元)的個人贊助,用來支付學院的運作以及薩曼罕的個人「薪資」。如今又獲得 Google 的青睞,兩百萬美元將用來翻譯所有課程,打造線上互動、評鑑學力的自動化系統,一步步朝向「學習無彊界」的理想邁進。
問他為什麼選擇這麼做?「我的時間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利用了。只要一台電腦,加上一塊手寫板──我就可以教育全世界。」
摘自商業周刊第 1193 期
何謂10的100次方
http://www.project10tothe100.com/intl/B5/index.html
罕學院融會貫通的所有課程上傳YOUTUBE一段教學不到10分鐘
http://www.khanacademy.org/(罕學院網址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