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大學跨校研究團隊研發心肌梗塞患者急救新法,以奈米顆粒承載生長因子藥物注射心臟,讓藥停在病灶處發揮作用,減少心肌細胞死亡,未來除了應用於心血管疾病,同時可望投入癌症治療的研究。

根據《中央社》報導,成大化學系教授葉晨聖開發安全性聚乳酸甘醇酸高分子(PLGA)奈米顆粒、直徑80奈米,作為承載促進心血管功能藥物的載體,可以讓藥物停在心臟病灶處。至於,台大生化科技學系教授何佳安則以幹細胞為主的治療藥劑,注射在老鼠皮下證實不會影響幹細胞的分化。

另外,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兼心臟外科醫師謝清河,先前以高生物相容性的自組裝胜肽奈米纖維水膠,作為治療藥劑與自體骨髓幹細胞,直接注射在蘭嶼迷你豬的心臟梗塞受損區域,減緩心肌梗塞後心室變薄與心臟擴大後遺症,並改善心臟舒張功能異常。

不過,由於發現水膠會堵塞,因此不能注射在血管,因而改用PLGA承載生長因子藥物,直接注射老鼠心臟,讓生長藥物在PLGA的承載下,以及抗體的導引原理作用,讓藥物能夠留在心臟發揮作用。

謝清河強調,不同於一般只注射藥物,藥會無法準確留在心臟發揮作用,這次改以PLGA結合生長因子藥物的注射心臟方式,對照傳統只打藥物治療,或沒做治療患者的心臟,心臟功能可提高50%,而此效果在實驗的老鼠身上,至今已維持1個月,仍在持續觀察中。

而葉晨聖也談到,這個材料是屬於多功能型藥劑,結合了追蹤、攜帶藥,不僅可以同時觀察變得怎樣,還可以可以攜帶藥,因此與幹細胞做結合,能把效能提昇,且改善血管區域面積,暢通也會改善10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